红网时刻通讯员 尹国旗 长沙报道
11月13日,由湖南高新创投集团发起设立的湖南战新产业发展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落户湘江基金小镇。该基金规模100亿元,紧紧围绕湖南省“4X4”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力,重点投向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装备、未来材料、未来智能制造等产业。
11月11日,长沙浩鲸云软件有限公司落户湖南湘江新区,落户湖南湘江新区,小红书电商运营中心项目、安化黑茶全国运营中心项目、洋湖国际艺术中心项目、橘子洲沙滩公园项目等10个战略合作项目、8个产业投资项目签约落地……今年以来,湘江新区(直属区)新引进产业项目191个,总投资超993亿元。
11月11日,长沙浩鲸云软件有限公司入驻湖南湘江新区芯城科技园。朱奥 摄
随着拼土地、拼税费、拼补贴的“内卷式”招商格局已被打破,招商引资重回“起跑线”,在没有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的情况下,为何湘江新区还能吸引如此多的企业纷至沓来?
湘江新区本身,是最大的吸引力
放眼全国,各地招商引资招数迭出。但归根结底,城市的吸引力是招商引资取胜的关键所在。
作为中部首个国家级新区,湖南湘江新区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体制优势于一身,这就是最大的吸引力。
看区位优势,这里地处东南沿海和中南地区的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不仅是湖南省会长沙的主城区之一,更是连接长江经济带和东南沿海地区的重要通道,具有举足轻重的区域发展战略地位,发展潜力巨大。
湘江新区航拍图。资料图片
看资源优势,这里有丰富的创新、科研和人才资源。作为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核心引领区,湘江新区拥有3所双一流大学、20多所高校和数十名院士,科研人员逾30万人,拥有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918家。这样的高素质人才梯队和丰富的科研资源,无疑是吸引众多企业来新区投资兴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时,作为全国房价的洼地,这里可以为企业提供经济适用的办公、生产场地;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让“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成为湘江新区对所有人的承诺,更成为一方“吸金沃土”。
看体制优势。2022年6月,省委、省政府决定优化管理体制,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岳麓区“三区合一”,使得湘江新区从单纯的经济功能区变成了“区政合一”的综合功能区,并赋予湘江新区完整的市级和部分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拥有更大的发展自主权。
三区合一、大部制、扁平化管理,有效节约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特别是简化和优化了行政审批流程,政务窗口基本是一次性办理、一次性办结。这带来了营商环境的显著提升,引来了八方“金凤凰”。
强大的产业链,是最大的底气
面对日益激烈的招商引资竞争态势,湘江新区凭什么脱颖而出?
那就是靠着强大的工业实力。这是湘江新区的底蕴,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更是新区产业链招商的强有力依托。
湘江新区政务大厅工作人员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朱莉 摄
当下,不少地方都已经意识到产业链招商的重要性——即立足本地产业禀赋,有针对性地延链、补链、强链。这在湘江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
这里拥有7大产业园区,10条重点产业链,其中工程机械、电子信息、新材料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支撑有力,生物医药产业链向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迈进,检验检测产业集群居全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首位。完整而又实力强劲的产业链,引得了不少企业“慕名而来”。
“最近,江苏有一家智能装备制造企业主动找到我们,想落户新区成为中联重科的配套企业,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对接推进。”工程机械产业链有关工作人员说。
作为中国制造的湘军代表,中联重科所涉及的上游供应商企业达数千家,在湖南有400多家配套企业。如今,该公司龙头的“磁吸效应”不断释放,积极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不断集聚,带动新区工程机械产业龙头及配套企业共同发展。
走进湖南艾科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实验室内,科研工作人员正手执移液枪,专心致志校对项目试验数据。在这里,一批批生物酶原材料经过成千上万次调试后,封装下线,被送往湘江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链上其他企业,进一步做检测试剂等产品研发。
在湘江新区,这样的上下游合作案例不胜枚举。“新区在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行业的布局,还有产业链的上下游配套都非常完善。在这里可以找到我们的供应商,也可以找到我们下游的一些客户。”圣湘生物产品经理史美玉表示。
9月28日,中联智慧产业城起重机械园区开园仪式在湖南湘江新区举行。当日,中联重科下线了全球最大吨位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企业供图
成熟的产业基金,是最大的优势
近年来,当合肥因“最牛风投城市”名声大振,深圳国资委屡因精准“抄底”出圈,基金招商正成为“后招商”时代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重要选项,各地政府都希望自己成为下一个合肥,也投出京东方、蔚来这样的明星企业。
事实上,在湘江新区,基金招商模式是起步比较早的。
2015年,湘江新区获批成为全国第十二个、中部首个国家级新区,开启了高质量发展新篇。
彼时的新区,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实体经济呼唤更多金融活水汇集。在这关键时刻,湘江新区发起设立了总规模300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由湘江国投作为出资人代表负责运营,重点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湖南金融中心。水生传媒供图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想做大做强一个产业,单纯依靠政府补贴的力量是带不动的,还需要市场化的运作模式。除了政府引导之外,湘江新区还非常注重撬动社会资本的力量。
新区通过公开招标方式成功遴选到国内排名第一的母基金管理人北京盛世宏明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省内优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湖南海捷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受托机构管理人,并先后引进景林投资、昆仲资本、中启资本等国内一流投资机构在新区设立产业基金,相继推动龙珠基金、一嗨瑞吉、完美世界等具备深厚产业资源背景的机构在新区设立子基金,极大丰富了湘江新区的金融要素,构建起湘江基金群,形成了产业引导基金的“湘江模式”。
发展至今,新区产业引导基金母子基金总规模达765亿元,累计投资了1022个早中期项目,成功引入了金博碳基、澳维环保等60多个项目落地,培育出希迪智驾、酷哇机器人、星河动力等25家独角兽企业,孵化了长远锂科、圣湘生物、远大住工等53家上市企业。
同时,湘江新区还通过搭建“资本+机遇”项目路演的平台,强化“基地+基金+招商”促进招投联动,以及转变招商“从给优惠,到给机会”。
10月30日,湖南首个科创企业股权融资平台——“天天麓演”平台正式发布。胡谦 摄
过去三年,湖南湘江新区实现了从提出“天天有路演”构想,到打造岳麓山科创路演中心,再到“天天麓演”平台逐步建成。据初步统计,在过去三年时间里,湖南湘江新区通过相关平台举办了939场科创路演,3785个项目在此亮相,1.8万余家投资机构参与,发布融资需求917亿元,助力安牧泉、驰芯半导体、红太阳新能源等20余家科创企业精准对接资本,达成融资金额超30亿元。
花开蝶自来,荫散水更流。拆掉政策“土围子”的背景下,转变思维、优化服务、凸显特色,才有可能在新的政策环境之下,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今天的湘江新区,正向“新”而行,向“新”而兴,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吸引着各类企业筑巢、成长!
来源:红网
作者:尹国旗
编辑:吴戍疆
本文为湖南湘江新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xjxq.rednet.cn/content/646855/65/14477276.html